千年大计重于千钧,五年奋进夯基固本。三集纪录片《雄安 雄安》2022年9月28日至30日每天19:43在央视财经频道(CCTV-2)播出,央视财经客户端、央视频、央视网同步上线。目前,《雄安 雄安》第一集《使命千年》、第二 ...
1944年即将结束时,雄安人民提前感到了春天的脚步。此时,雄安一带不仅涌现出了一大批像“官大妈”刘大娟、车素兰这样的拥军模范和堡垒户,还有许多像诗人葛尧这样把一生献给白洋淀人民的八路军战士。为了纪念牺牲的 ...
1941年秋,雄安一带的抗日斗争进入艰苦阶段。面对日军日益残酷的“扫荡”,冀中十分区军民为了在平原游击战争中保存力量,他们在刘秉彦、旷伏兆等人的领导下,开始利用地道对日伪军进行斗争,并形成了户户相通、村村 ...
在“五一大扫荡”的日子里,雄安地区烽火连天、碧血横飞。抗日军民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始终坚定必胜信念,与日寇短兵相接,进行了面对面的斗争。无数英雄儿女把自己的青春、热血和生命献给了这片土地,留下了一首首 ...
由143个大小淀泊组成的白洋淀,在抗日战争期间,成为了日军重要的水上枢纽。为了保卫家园,当地军民组成了头顶荷叶、嘴衔苇管、神出鬼没、来去无踪的淀上飞兵雁翎队,利用淀泊相连、苇壕纵横的地形,端岗楼、打伏击 ...
1939年1月,贺龙率领八路军120师奉命挺进冀中。在白洋淀地区,贺炳炎、余秋里、常德善等人领导的三支队取得了板家窝大捷等一系列胜利,创建了威震敌胆、闻名遐迩的“硬骨头六连”;冀中军区第十军分区在神堂阻击战中 ...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主张,得到雄安人民的热烈响应。为建立敌后根据地,吕正操和孟庆山等人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先后来到这里,广泛发动群众,组建抗日武装,迅速站稳脚跟,犹如一把利刃直插敌 ...
徐光耀1925年出生在雄县段岗村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亲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和南疆自卫反击战等4场战争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解放战争时期徐光耀先生开始用笔战斗仅用了40多天就完成了长篇小说《平原烈火 ...
1941年9月25日日伪军纠集了3500多人对易县狼牙山地区进行扫荡意图一举歼灭当地的八路军和当地军政机关晋察冀军区得知此事后马上进行了战略部署要求八路军、地方机关和群众实行大转移以摆脱敌人的围剿断后的任务落在 ...
1940年冬在雄安新区容城县北后台村发生过一场惨烈的战斗这场战斗后来被称为“北后台战斗”八路军三十二团的497名指战员英勇牺牲在这里为了纪念壮烈牺牲的497名英雄1946年北后台烈士陵园建成陵园坐北朝南主体部分是十 ...
容城县革命烈士纪念塔右边是容城县著名的忠祠松雪左边是容城县老礼堂这里古往今来承载着浓重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情怀纪念塔上的四座小碑记载着任凤翙、文光斗等九位烈士的英勇悲壮事迹任凤翙是容城县李庄村人出生于1911 ...
这是一片奋斗者的土地在这里数以万计的建设者历经两年的时间雄安站惊艳出世这是一片英雄的土地八十二年前发生了一场激动人心的战斗史称“神堂战斗”百余名烈士的遗骨曾安葬于此这支英雄的队伍是第三纵队主力团的27团 ...
雄县米家务镇在抗日战争期间是原晋察冀边区冀中十分区司令部十地委、十专署的所在地1943年3月旷伏兆被调任到十分区担任政委地委副书记杨英在向他汇报工作之时日寇突然将村子包围情急之下村里的党支部书记把旷伏兆安 ...
开口四村位于雄县和(霸州)霸县的交界处是赫赫有名的硬骨头六连的诞生地1939年,一二〇师在贺龙的率领下深入冀中敌后进行抗日余秋里带领的三支队伍在板家窝战斗打胜后在当地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当地居民纷纷要求加入抗 ...
图片世界读书日4月23日世界读书日阅读是安静下来的心灵成
过去的五年间雄安新区日新月异“华北明珠”白洋淀重现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