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十五、诞生在雄安的硬骨头六连昨天看到公益短信,中宣部近日授予陆军第74集团军某旅“硬骨头六连”“时代楷模”称号,褒扬他们是“新时代硬骨头钢铁连”,号召全社会向他们学习。每次看到“硬骨头六连”这几个字,总 ...
十五、诞生在雄安的硬骨头六连 昨天看到公益短信,中宣部近日授予陆军第74集团军某旅“硬骨头六连”“时代楷模”称号,褒扬他们是“新时代硬骨头钢铁连”,号召全社会向他们学习。 每次看到“硬骨头六连”这几个字,总是觉得十分的亲切。 因为这只著名的部队,就是在咱们雄安新区雄县板家窝村组建的。最初组建时,以14个老红军为骨干,大部分士兵都是雄县人。 这支部队自组建以来,以传承红军血脉、敢打硬仗恶仗闻名于世。他们用燕赵儿女的血性担当,当尖刀、打头阵,足迹遍布大江南北,经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等洗礼,参加战役战斗161次,被授予“战斗模范连”“硬骨头六连”“英雄硬六连”等荣誉称号,荣立一等功8次,3次被表彰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中宣部近日授予陆军第74集团军某旅“硬骨头六连”“时代楷模”称号 在战争年代,硬骨头六连曾作为八路军120师的一把尖刀,转战华北、西北战场。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岁月里,以敢于冲锋陷阵、刺刀见红而威震敌胆,涌现出“拼刺英雄”刘四虎、“孤胆英雄”尹玉芬等15名全国战斗英雄,两次荣获“英勇善战杀敌先锋”“战斗模范连”荣誉称号。一身战功的六连官兵曾经6次受到毛泽东同志的接见。 硬骨头六连 1964年1月22日,国防部授予这个能打善战的连队“硬骨头六连”荣誉称号。授称当日,刘伯承、贺龙、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等5位元帅欣然为六连题词,号召全军弘扬硬骨头精神,锻造过硬的思想、作风和军事技术。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精心培育下,“硬骨头六连”鲜红的战旗高高飘扬。 1964年1月22日,国防部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军第1师第1团2营6连“硬骨头六连”的荣誉称号。 1977年1月,中央军委向全军发出学习“硬骨头六连”的号召。时隔7个月,邓小平同志在军委座谈会上指出:“对连队来说,学硬骨头六连是对的,因为硬骨头六连的作风不只是一个连队的作风,所有的连队以至各级干部都应该像他们那样勤学苦练,有他们那种政治思想。”这次讲话后来被收入《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硬六连”因此成为唯一一个在《邓小平文选》里出现的连队。 1984年1月22日,当“硬六连”迎来命名20周年的时候,邓小平同志指示,以中央军委的名义,给六连赠送一面“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的锦旗。一年后,再立新功的六连被中央军委授予“英雄硬六连”荣誉称号。“硬六连”因此成为我军历史上唯一两次被最高统帅部授予荣誉称号的英模连队。 1991年10月26日,江泽民同志来到六连。在挂满锦旗奖状的连队荣誉室,他挥毫题词:“弘扬硬骨头精神,全面建设部队。”2003年10月20日,在杭州考察工作的江泽民同志再次来到六连,听完汇报,他非常高兴地说:“‘硬骨头精神’是我军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精神财富,在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完成我军机械化、信息化双重历史任务和加强军事斗争准备的进程中,坚持弘扬‘硬骨头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20年1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硬骨头六连”全体官兵回信,勉励他们牢记强军目标,传承红色基因,苦练打赢本领,把“硬骨头精神”发扬光大,把连队建设得更加坚强。 近日,中宣部通过云平台,向全社会发布消息,号召全社会向他们学习。 这是一只充满传奇色彩的军队,这支军队是怎么练成的呢? 硬骨头六连是怎么来的 |
安新,古称安州,民国时期,安县(安州)和新安县合并,取
项城黄维城,生于1891年,孙奇逢弟子黄载的后人。黄载是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