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图说雄安——雄县雄州镇三铺村三铺村简介三铺村地图 三铺村位于雄县城区北部。据1992年雄县志记载:清建村。北宋于各州县城设巡更铺,为巡更防御之用,时城已设有6铺。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办理联庄,遂将原城 ...
图说雄安——雄县雄州镇三铺村 三铺村简介 三铺村地图 三铺村位于雄县城区北部。据1992年雄县志记载:清建村。北宋于各州县城设巡更铺,为巡更防御之用,时城已设有6铺。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办理联庄,遂将原城关旧有六个铺分别建村,该村立名三铺。 2017年底,全村村民570户,1812人,以汉族为主,回族14人、满族2人、朝鲜族1人。有党员47人。耕地300亩。主要粮食作物有蔬菜、玉米。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为务工。村中有医务室1个,占地80平米,医务人员2人。房屋主要以砖混结钢筋混凝土、构为主。村民饮水为深层井水。 附:雄安记忆:邓春江和他的微缩古建 在雄安新区雄县,有这样一位老木匠:他利用木料制作出一件件令人叹为观止的微缩古建筑,从大雄宝殿到钟鼓楼,从少林寺山门到大牌坊,呈现出中华传统经典建筑之美。近日,记者一行走进他的工作室,与这位老匠人面对面交流。 花甲老人的微缩世界 雄安匠人邓春江 邓春江,1951年生,雄县城内三铺村人,老三届初中学历,曾任国营厂木工技师。自幼热衷于木工,后拜梁承进为师深入研究榫卯木工技术。他人聪明好学,善于计算,擅长识图绘图,且稳重细心,有较强的记忆力,这为他深入研究古建打下了基础。自古至今传统木工技术都是师傅带徒弟,没有教材,在实践中口口相传,手把手教授。古有“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之说。他悉心记下师傅传授的技术,可那正是古建受冷落的时代,没有人建仿古建筑,一直没有实践机会。进入新世纪后,他别出心裁,制作微缩仿古建筑,做成一件后受到好评,引起社会多方关注,又连续做成几件。曾有外国人出高价想买一件,由于担心我国传统榫卯技术外传而拒绝。 来到邓春江的工作室,记者瞬间被眼前精美绝伦的微缩古建筑群所吸引。“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站在一个普通的房间里,就能将大雄宝殿、钟楼、鼓楼、少林寺山门和大牌坊这些典型的中国古建筑尽收眼底。 再走近细看,自由开合的殿门、对称工整的对锁、上扬的屋檐、威武的神兽……每一处细节都让人感叹做工之妙。倘若只从照片中看,当真会以为这些都是专业相机拍的实物实景。 雄州 钟楼、鼓楼 钟楼 |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雄
赵北口戏楼的一张老照片 赵北口古戏楼位于北街,其坐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