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雄安记忆——心诚千般绣,善美塑人生雄安耄耋老人民间刺绣为乡邻王桂芬 王桂芬老人今年九十二岁了,耄耋之年精神矍铄 ,谈吐清新 ,健康的脸色看上去比实纪年龄小了一轮。老人从小缝衣绣花,笔者新春去看望老人, ...
雄安记忆——心诚千般绣,善美塑人生雄安耄耋老人民间刺绣为乡邻 王桂芬 王桂芬老人今年九十二岁了,耄耋之年精神矍铄 ,谈吐清新 ,健康的脸色看上去比实纪年龄小了一轮。老人从小缝衣绣花,笔者新春去看望老人,还见她手中摆弄着新绣好的一对猫头枕头。 王桂芬老人是雄安新区龙湾镇道务村人,幼年在娘家姑母的影响下,十岁时就学着缝衣绣花。15岁在袁家园村小学四年级时,她用泥巴和树枝制作的猫在树下手工作品被当时的任教老师彭耀章和张雪三的称赞,评为一等奖。从此她爱上了工艺美术和民间绣花,每天写写画画,乖巧的灵性很受大人们的喜爱。姑妈和母亲在闲睱缝制衣服时经常在上面绣上各种图样的花和小动物,她看着好新奇,就学着大人的样子偷偷的缝啊绣呀,很快就掌握了绣花的技巧,同母亲姑妈一起为家里亲戚和左邻右舍的乡亲们缝补绣制了好多衣裳和绣品,得到乡亲们的称赞。 解放初期,王桂芬嫁到本乡道务村的唐姓人家,勤劳善良,精明聪慧的她担起这个大家庭的责任,白天下地干活,晚上挑灯夜战 ,里里外外,不管是老人的还是孩子们穿的,戴的,都料理的井井有条。从老人的毡帽,布鞋到孩子们的虎头帽儿,猫头儿,肚兜,衣服前后,膀肩衣袖等都绣上云花和吉利的吉祥物。村里的乡亲不管谁家过满月,孩子结婚都喜欢让她做上件像样的衣服,她都满口答应。结婚穿的红官绿娘子新衣,满月孩子穿戴的虎头儿,猫头儿等吉祥小动物鞋帽,那个年代都不富裕,谁家的衣料不足,他就想方设法拼凑或用自家的添补,还用布头儿,下脚料缝制的衣服五颜六色,绣制的花草儿及小动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二十六岁时,北京一家绣花厂招工,她的绣花工艺被工厂验收合格,并同意招为绣花厂工人,喜讯传来,她既高兴又犹豫起来,丈夫上班,孩子幼小,老人年迈,地里的农活没人耕种,只好放弃了进城做工的机会,现在说起来,老人还有些遗憾。 |
2021年雄县征兵公告 为做好我县2021年征兵工作,依据《
扶危济困,彰显人间大爱;乐善好施,造福一方百姓。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