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冬天白洋淀里的芦苇开始变得轻盈、干燥,又到了一年中“打苇”的季节。白洋淀自古就有“一淀芦苇一淀金”的说法,过去这里的人们,祖祖辈辈都有割苇、编苇制品的习惯,芦苇编织产业一度是淀区群众最主要的经济来源。 ...
冬天白洋淀里的芦苇开始变得轻盈、干燥,又到了一年中“打苇”的季节。 白洋淀自古就有“一淀芦苇一淀金”的说法,过去这里的人们,祖祖辈辈都有割苇、编苇制品的习惯,芦苇编织产业一度是淀区群众最主要的经济来源。 在人们的眼中,白洋淀上的芦苇丛都是一样的,只有苇农们知道哪块是自家的苇田。 中国雄安官网毛鹤然 摄 打苇是个辛苦的体力活儿,苇农们手握“打镰”,把芦苇杆割下来捆成捆儿,动作麻利、熟练。 打苇也是个不易的体力活儿,他们要戴上厚帆布手套,要穿上厚牛皮鞋,即便这样的全副武装也抵不过锋利似刀的芦苇茬儿,不一会儿,手套就会被划破牛皮鞋也被划得处处伤痕。 泡在水里的芦苇比平时重了很多,每捆至少得有百十来斤,可苇农们扛起来就走不在话下。 淀泊里倒映着忙碌的背影,夕阳下不时有船只划过,那一船船芦苇金灿灿、沉甸甸。 而等到严冬三九、四九时节,淀面的冰冻结实后,又是苇农们大规模走冰“打苇”的时候。 白洋淀的水面会结一层厚厚的冰,如此寒冷的日子里,苇农们的船只依旧一路划过去,发出“咔咔”的声音。 芦苇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它像韭菜一样收割后,来年会生长得更精神,可如果放任自流,就会长势很差,腐烂的芦苇还会污染白洋淀的水环境,苇农们深深明白这些道理。 所以如今即便富裕了,无论天寒地冻,无论雨雪风霜,他们还会花时间、耗体力收割芦苇,只因为对这方水土的爱护。 此番深情,白洋淀在见证,岁月也在见证。 (稿件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雄安官网”2019-12-22) |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不平凡的一年里,每个人都
今年以来,大营镇大力推进游园公园建设,按照“三季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