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安州北关的府河上有一座桥,《安州志》记名为安济桥。平安济事,一个极其美妙的名字, 然而今天人们只知道他是桥南和桥北村的界桥。而桥北人一直视为自己的支柱,往北是淀区,过了桥则四通八达。是桥北人出行的唯 ...
安州北关的府河上有一座桥,《安州志》记名为安济桥。平安济事,一个极其美妙的名字, 然而今天人们只知道他是桥南和桥北村的界桥。而桥北人一直视为自己的支柱,往北是淀区,过了桥则四通八达。是桥北人出行的唯一通道。桥下的府河源头为一亩泉,养育了世世代代的安州人。 昔日的大桥也是码头,轮船鸣着长笛,拖着一串大槽船从保定而来,为安州人送来吃穿与煤碳。 托起桥梁的石埻是钓鱼人的必争之地,坐在上面,居高临下,只需把杆拽向上游,顺流而下,一条肥硕的鲶鱼就被拉出水面。。。。。。 大桥也是跳水的平台,造就了一代人的勇敢与无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桥上又成了人们乘凉聊天的地方,各路奇人侃侃而谈,笑语欢声。 过去的桥是木结构的,那一年在桥北一侧塌了一个洞,先后数人落入七八米深的桥下竞安然无恙(耳桥下无水)。人们说在这座桥上没有出现过任何事故。真是一座神奇的桥。 今天,冠毒来了,我们的战士,国之栋梁都去了没有硝烟的战场,用血肉之躯为我们挡住了子弹,用强忍的泪水告诫我们不要出门,只有众志成诚才能完胜这次战争。 在书记的带领下,在桥头设了检查站,这是捍卫桥北人一方平安的桥头堡,他用桥北人的善良筑就,桥北人的胸怀凝结。 党员来了,代表来了,群众来了,他们不计报酬,自愿而来,不舍晨昏,日夜坚守。 捐款捐物,危难之时显身手,桥北人的真情再次凝聚在大桥上。 安济桥,你千百年来守护着这里的苍生,这次的险情一定是平安无恙! 春天来了,春风吹过,安济桥上己绽放了朵朵炫目的活动的鲜花。。。。。。 作者享源 |
公元1673年,清康熙十二年,一代圣贤硕儒孙奇逢已90岁高龄
孙居容先生像 一九九五年开春的一天,在容城县北城村,